城市雨水利用有哪些好處
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。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,占全球水資源的6%,僅次于巴西、俄羅斯和加拿大,居世界第四位,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,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、美國的1/5,在世界上名列121位,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。然而,我們在為城市淡水資源短缺大傷腦筋的同時,卻讓身邊大量的雨水資源白白流失。
早在20世紀90年代,德國、日本等國家就制定了雨水收集利用鼓勵政策,收到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,在甘肅、內蒙古、寧夏等地區運用雨水回收技術,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。2005年沈陽開始推廣雨水收集系統示范工程,在市內的幾大公園、較大的城市廣場、大專院校、政府機關建設雨水回收利用工程,并逐步在住宅小區內推廣。同時,在開發區等新建區域建設相對獨立的城市雨水污水分流管網系統。2007年北京大興區也建設32處雨水利用工程,在雨水匯集的低洼處建設雨水收集池,經處理后用于沖廁、綠化和道路澆灑,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。
城市雨水利用不僅能夠緩解城市淡水緊缺壓力,收到環境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,還可以節省巨額市政投資、節省市政和居民用水開支,具有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。為此建議:
一、制定相應的雨水回收利用的政策、法規。結合“十二五”規劃的編制和實施,樹立“雨水是資源,綜合利用在先,排放在后”的理念,抓緊制定雨水回收利用政策、法規。在公園、廣場、賓館、大型工廠、規劃新建小區等可回收利用雨水的區域,增設地下、屋頂、路面雨水回收利用設施。在“屋面工程技術規范”修訂時增加相關條款,在道路鋪設時強行規定安裝雨水回收存儲等裝置。新建綠地景觀園區必須有雨水回收通道等。建立公共基金,對積極開展雨水回收的單位和市民進行補貼。
二、提高攔蓄能力,用好自然水。每年6-9月份,是雨水充沛雨季,溝壑山谷的地表水不計其數,但儲水時段稍縱即逝。因此,應緊緊圍繞防汛安全和雨洪水資源化這兩大目標,轉變防汛思路,抓住有利時機,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攔洪蓄水。
三、加強水系綜合整治和水網建設。樹立“疏堵結合, 蓄泄并重”的防洪避洪理念和“親近自然、恢復自然、美化環境、分水集雨”的規劃思想,在抓好農村水利建設的同時,加強城市水利工程建設,因地制宜地攔蓄、利用好雨洪水。
四、集中力量進行科技攻關。加強對雨水回收利用的科學研究,改變科研滯后的局面,以滿足城市雨水回收的客觀需求。
五、加強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監督管理。推廣城市雨水回收利用,需要城市建設規劃、房地產開發、市政管理、環境保護等多部門進行合作。要建立機制,制定規劃,落實責任,加強對各項工程實施到位的管理與監督。